感冒拜託不要吃藥,多休息喝水就好。教練分享這篇有良心的文章,看醫生前請三思。
教練這次感冒已經超過十天,而且感覺上是不同的病毒侵入,(因為症狀不太一樣),上周二感冒才好,周三晚上就又再度感冒,一直拖到現在。教練感冒向來沒有看醫生的習慣,這樣的行為讓身邊朋友很是擔心,一直規勸我不要天兵,一定要去看病,還紛紛推薦我好醫師(藥到病除的那種),我於是將下面這篇文章轉寄給關心我的朋友看,也在部落格分享此文。
教練之前很少感冒,那時候一年頂多感冒一次,而且五天內就會好,我從來都不吃藥,就是儘量休息,喝些溫檸檬水。這幾年比較忙,年紀也比較大,身體不如以往,但我堅持不要吃藥的態度還是跟過去一樣。
感冒一年四季都會發生,而且是由病毒感染引起,感冒病毒目前沒有藥可醫治,但台灣的人只要打個噴嚏就馬上去診所排隊看醫生,其實這樣的態度是不對的。教練分享一篇林燦城醫師寫的良心文章,希望能導正大家的觀念。其實不吃藥感冒確實會比較慢好,但只要撐過幾天就OK。之前教練得了諾羅病毒也不看醫生,一天過後病況就會自然好轉。讓身體的抵抗力變強,將來就比較不容易再感冒了。如果你有空,請看看下面這篇文章,並且多告訴身邊的人這個訊息。
感冒為什麼不要吃藥?
如果你感冒了,衛生署的標準答案只有:請多休息、多喝水、多洗手,少去公共場所。
2012年2月8日 7:37
林燦城醫師
感冒吃西藥只是「把病往裡趕」,消除症狀不表示把病治好。「知」才能保護家人與孩子的健康,目前過敏與氣喘的小孩非常多,值得深思!
1. 原來台灣的名醫是這樣形成的
從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後,我一直從事西醫基層醫療,依健保局統計,民眾就醫以看感冒最多(約70%),而對西醫治療感冒的模式,我一直很懷疑。在歐美所有被診斷為感冒的疾病,醫師幾乎是不開藥的,只會叫你回去休息。衛生署在感冒流行時期也只會呼籲:「請多喝水,多休息,少去公共場所」。從來沒說過要民眾吃藥這一回事。但是,民眾到西醫的診所(或醫院)看病,雖然是感冒,醫師幾乎都會開出一堆的「感冒藥」。
西醫傳到台灣變了質,開感冒藥成了醫師最容易賺錢的方式,開得越重,賺得越多。醫師很樂於用很強的感冒藥去掩蓋感冒症狀,民眾以為是「藥到病除」,實際上卻是在削弱自己的免疫力。通常大人會忍耐,而對小孩的感冒就會急著找醫生,(反而在害小孩),因為台灣大部分的醫生為了拉攏病人,對不該開藥的感冒,習慣都會開藥來讓症狀減輕,而且藥開得越重,症狀減輕的越多,病人會越信賴,排隊來診的病人就越多。嚴格來講,這樣醫生所賺到的錢都是「黑心錢」。
感冒,大多數是因病毒感染所致,目前西醫對病毒仍然沒有特效藥。幸好人體本身有自我防衛的能力,這些自我防衛就是利用鼻塞、流鼻涕、打噴嚏、咳嗽甚至發燒等機轉來達成。西醫所發明的感冒藥,不但不能對抗感冒病毒,反而都在打擊這些自我防衛:「抗組織氨、假麻黃素」讓鼻塞打開,鼻涕減少、不打噴嚏,「氣管擴張劑、類固醇」讓氣管門戶大開,讓痰的分泌減少,表面上症狀改善了,事實上,卻是「門戶洞開,引狼入室。在台灣,過敏性鼻炎與氣喘的發生率隨著診所的越普及反而越來越高,原因何在?很少人去想到:基本原因是感冒藥吃太多了,將免疫力給破壞,身體的防線由第一道的鼻腔,退到最後一道的肺泡所致。原來一直吃感冒藥不但不能「治病」,反而會「製病」。
小孩第一次罹患感冒,通常約5-7天抗體產生後,就會自然痊癒(而且也沒有任何西藥可治感冒)。但是父母不放心,媒體又推波助瀾,急著帶去給醫師看,大部分的醫師會開出症狀治療藥(其實是消滅免疫力、傷害小孩的藥),父母遵從醫囑,規規矩矩照三餐給小孩灌藥,果然小孩症狀很快消失,但從此也走上不歸路,以後小孩抵抗力越來越差,感冒次數越來越多,感冒症狀越來越嚴重,感冒藥越用越重,惡性循環結果,終致演變成過敏性鼻炎、氣喘。
2. 美國FDA要求明文禁止「6歲以下幼童」吃感冒藥
美國FDA(相當於台灣的衛生署)的一個委員會作出決議,要求明文禁止「6歲以下幼童」吃感冒藥。小朋友生病,一定要吃感冒藥嗎?美國研究發現,小朋友吃感冒藥,根本沒效,美國藥物食品管理局FDA還要求明文禁止「6歲以下幼童」吃感冒藥,原因是已經有 1500個小朋友吃類似的感冒藥產生副作用,123個人死亡。國內小兒科醫師把話說得更白,感冒藥本來效果就不大,還要小心幼童心臟不舒服,本來就有致死危機。
美國聯邦食品藥物管理局更呼籲,直接禁止6歲以下小朋友服用咳嗽藥和感冒藥,講白了,就是這些藥根本無效。台安醫院表示:「兩個人都感冒,一樣的症狀一個人有吃,一個人沒有吃(藥),最後你會發現好的時間都一樣,有的小朋友可能吃了,可能發生一些心臟的問題,心律不整,或有的人引起神經方面的副作用。」小兒科醫師看法與美國一致,以往開藥,就已經減少非常多的劑量,主要是感冒藥裡,治療鼻塞和過敏的藥物,有抗充血和抗組織胺的成分,有可能衝擊小朋友心臟。
醫師說,感冒即使不吃藥,3到5天,身體自己也會康復,吃感冒藥沒有效,但還是建議要看醫師做診斷,因為怕就怕會有併發症,或根本不是感冒,都有奪命的危機。
吃感冒藥不但無效而且傷身。醫學院所受的教育裡,病毒性的感冒是:「沒有藥物可治療的」,要靠自己的免疫力來對抗。感冒藥會降低身體抵抗病毒的能力,不但對六歲以下的小孩有傷害,對大人的健康也沒有好處。只是大人因為要工作,只好吃藥來減輕不舒服感。但是很多家長誤以為要吃感冒藥,感冒才會快好,這是醫界沒有盡到衛教的責任。
在美國,醫師不會隨便開感冒藥,在台灣則是:找醫師看感冒,大多數都會開感冒藥(而且,某些醫師開的感冒藥還特別有效)。在台灣的開業醫師如果規規矩矩教病患「多休息、多喝水」的幾乎都不容易生存。問題的癥結在於:如果第一個醫師按照教科書教民眾「多休息、多喝水」,病患很快會再找第二個醫師,第二個醫師察顏觀色,立刻開出「特效藥」,感冒症狀很快解除,這時候病患不但不會去懷疑第二個醫師,還會罵第一個醫師「醫術不好」。
就我所知,台東某大醫院的小兒科就有位醫師一直堅持感冒不隨便開藥,發燒也不必急著退,他還常常演講說明感冒隨便退燒的壞處,但是相信他的民眾終究還是少數,多數的家長寧願選擇「開藥,感冒症狀很快解除」的醫師。
感冒藥吃多了,小孩子的抵抗力會越來越差,看病的頻數也越來越多。其中的道理,感冒藥把第一道防線破壞,讓病毒很容易入侵,久而久之,就演變成鼻過敏,再繼續用氣管擴張劑,就演變成氣喘。依據「台灣氣喘衛教學會」的資料,台灣的氣喘盛行率由民國63年的1.3%,到民國91成長到19%。30年來增加了15 倍,診所越普及,就醫越方便,氣喘盛行率反而越高,這是甚麼道理?難道大家都沒有懷疑:你吃了太多不該吃、也不必吃的藥?
感冒時,虛弱的肺部怕被病毒入侵,所以祭出鼻塞、流鼻涕、打噴嚏的方式來防衛,但是所謂的感冒藥卻都在破壞這些防線,讓病毒得以深入,氣管擴張劑讓病毒更易深入到達肺泡,這時終末細支氣管平滑肌全面收縮就演變成氣喘。長期吃感冒藥,演變成氣喘絕對是指日可待。這樣的治療,是在『治病』?還是『製病』?
留言
張貼留言